這星期在《紐約時報》看到一篇文章引述一本甫於月前出版的新書,作者是哈佛商學院教授,講的是「工作的快樂秘方」,它不是講出十幾條虛虛的快樂法,而是整本書就只講一個秘方,這唯一的秘方由這本書給了一個新字,叫做「進步定律」(The Progress Principle)。

我看了很有感覺!

「進步定律」的意思是,上班是很無聊無趣的事情,上班是很冗長漫長的時間,輕鬆自在的工作是不可能有的,那反而讓現代人慌張,而慌張忙亂的工作就算連續好一陣子而突然放鬆的那種快樂(大小月),也是偶爾發生,真正的每天快樂的方法,是這個「進步定律」,也就是每天都被設計在一種「一直進步一直進步」的氣氛之下。

一直進步一直進步?

這本書顯然將此理論建立在他們所做的一場蠻特別的分析上,他們想辦法調到七家公司的資料,這七家公司的員工有寫「工作日誌」的規定,所以員工每天發生什麼事都可以調得到,七家公司總共有238位員工,一共1萬2千份的工作日誌,偵測到其中的「快樂」與「不快樂」。有趣的是,在這1萬2千份日誌中,竟然有高達3分之1的,在當天是呈現不愉快或失去動力的狀況!

有趣的是,剩下的3分之2,發生了什麼事?它們調出了號稱高達六萬四千個大大小小的職場活動,包括開各式各樣的檢討會或午餐、拜訪客戶等等,結果發現,要讓上班族保持相當好的情緒,最重要的是──讓上班族不斷的感受到「進步」。這本書認為,它已經找到了職場最重要的那一把「金鑰匙」,這把鑰匙就是「進步」。

注意,這是「個人」的進步,而不是「公司」的進步--

書的作者針對六百多位職場的經理人做調查,請這些主管排列五個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法則,結果他們不約而同的將「個人的進步」放在最後一名(最不重要),反而常常將「公司的進步」掛在嘴邊,換句話說,職場上總是推廣公司的進步、業績的進步,今年要衝20%的成長!今年要拚500萬的業績!但「個人」的進步?不重要!

於是,大家工作得不快樂。

「進步定律」可以讓人快樂,此書提出兩個特色,以下兩種公司,符合「進步定律」:

公司一、工作呈專案式(Project)分配,一波一波走,每一波都設有目標且由少數人執行:

如果你的工作是屬於「長期都是一樣的」,比方說維護什麼東西,一弄就是永遠,或是至少一年之後才能看到成效,那麼,你的這份工作就不是符合「進步定律」的快樂工作,當然,如果你很喜歡這種工作,一直以來也是做這個的,就不必貿然改變,不然你可以再多想想,是否一定要選這個工作?否則你有可能過了三個月後開始又累又悶,不知道工作的意義在哪裡,想出外補習才感受到工作的意義,想出國留學才能重新起飛,這些可能都是因為工作不夠「專案化」的緣故。所謂「專案化」就是每一個人負責一個短期專案,一波一波走,每一波皆設目標且由一~二人來執行完成,每一波皆感受到「進步」的愉悅!

公司二、部門不大,有好幾位一模一樣的同儕,一起競爭、一起欣賞:

除了上述的專案,一份讓人快樂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份隨時隨地被「其他同儕」看得到的工作。這往往也是公司的老闆的迷思,許多公司就只注重每個員工和誰呈報、主管怎麼帶,或是創造好幾個大事業部彼此互相競爭,少的是每一個員工「人與人」之間的一種互相鼓勵、互相學習。事業部與事業部競爭或學習,不如「人與人」競爭或學習,通常會有這樣的機會的,都是在一個夠大的部門中,有至少三位以上和你一模一樣的層級與工作性質的同事,這種同儕之間競爭又鼓勵的趣味性就會自然浮出來了,隨時都親眼看到自己的「進步」!

為了推廣「進步定律」,這本書的作者特別引用最新的蓋洛普的「職場快樂度」研究(Gallup-Healthways Well-Being Index)指出,從三年前到現在,美國的上班族的快樂程度一年比一年還低,他們對於他們的主管一年還要比一年還要「不爽」,對於他們服務的公司是一年比一年還要「冷冰冰」,而且這現象是涵蓋所有產業、所有年資、所有位階,都是這種感覺(大概除了CXO級的以外)!這本書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版的,我不知道亞洲這邊的職場怎麼樣,但如果你也是一年比一年對職場更不滿意,或許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。

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快樂,只有相對的快樂。每天進步,就是每天快樂,問題是,你所待的公司,有沒有辦法每天都讓你進步「一點點」?

(本文作者劉威麟,美國史丹佛電機、管理雙碩士。其部落格網址:http://mr6.cc/)
<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,不代表本社立場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不用煩惱工作壓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